2013-04-01 09:35:36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试目标
⑴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
⑵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⑶考查考生对于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与教学技能的了解与应用情况。
2.能力要求
语文学科能力要求分为六种,即识记、理解、分析、鉴赏、应用和创新,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应用:指对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应用和教学技能的应用。
F.创新:指探讨疑难问题,具有独到之见;摸索教学方法,能够另辟蹊径。这是对各种知识、技能加以融会贯通而形成的高级能力。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可以有难易程度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及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课程、古代文学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外国文学课程、文学理论课程、写作课程和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一般要求,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
(一)中学语文教学内容
1.语言知识与应用
⑴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能力层级:A,B,E)
⑵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层级:C,E)
病句类型主要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⑶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
常见修辞方法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⑷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和得体(能力层级:E)
2.古代诗文阅读
⑴背诵和默写常见的古诗文名句名篇(背诵篇目见附录Ⅰ。能力层级:A)
⑵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层级:B,E)
⑶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能力层级:C)
⑷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D)
3.现代文阅读
⑴文章结构的分析,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能力层级:C)
⑵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D)
4.写作(能力层级:E)
(二)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1.中外文学史
⑴古今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的正确掌握(须掌握的作家、作品见附录Ⅱ。能力层级:A,B)
⑵中外文学史上著名文学流派(社团)的正确掌握(须掌握的文学流派(社团)见附录Ⅲ。能力层级:A,B)
⑶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与鉴赏(能力层级:B,C)
2.文学基本理论
⑴文学理论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能力层级:B)
⑵文学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
3.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⑴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能力层级: A,B)
⑵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
4.写作学
写作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写与语文教育教学相关的论述类文章(能力层级:B, E)
(三)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
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知识
(1)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能力层级:A,B)
①语文课程性质、理念的掌握
②中学语文课程设计的理解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语文课程的必修、选修模块设计。
③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掌握
中学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学各学段语文课程目标。
⑵中学语文教学论基础知识(能力层级:A,B)
①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掌握
②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的掌握
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2.中学语文教学基本能力
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层级:C, E, F)
能根据所提供的教材文本、教学任务进行书面设计。
①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规范表述
②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重难点的选择
③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
④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
⑵教学案例评析(能力层级:C, E)
⑶中学语文学习评价(能力层级:C, E,F)
①中学语文测试的设计
②中学语文学习质量的评价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技能应用题、写作题等。
2. 内容比例:语文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中学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
附录
Ⅰ.中学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2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劝学 (《荀子》)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出师表 (诸葛亮)
陋室铭 (刘禹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滕王阁序并诗(王勃)
师说(韩愈)
阿房宫赋(杜牧)
六国论 (苏洵)
赤壁赋 (苏轼)
爱莲说 (周敦颐)
黄生借书说 (袁枚)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panlg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