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师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我国师范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 纳入审核考试范畴

2013-09-04 09:58:28   [您的教师考试网]

  从地震中弃生而逃的范跑跑,到前段时间频发的教师性侵学生案件,近年来,教师师德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昨天,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将于近日发布。该办法明确为师德划出“红线”,包括体罚学生、收受学生送礼、有偿补课等行为均被列为教师禁行行为。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直至开除处分。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部门。

  对于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直至开除处分。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部门。

  考核结果公示后存入师德考核档案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关注

  违反师德处理办法教师节后征求意见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对于这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但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许涛说,目前,由教育部组织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已完成,将于教师节后发布,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年底前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规定了教师不可触犯的禁行行为,包括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课外有偿补课、节日期间收受学生家长礼物等,都属于触犯师德红线。

  对于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直至开除处分。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部门。对教师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者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师德考核不合格者所有考评一票否决

  《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师范生培养、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培训都必须开设师德教育课程。同时,将师德表现作为评优奖励的必要条件,作为晋职晋级、人才培养的优先条件。

  此外,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今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师德考核办法,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采取教师个人自评、家长和学生参与测评、考核工作小组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果公示后存入师德考核档案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建立举报平台

  许涛表示,我国已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建立师德年度评议制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师德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并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将违反师德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许涛介绍,教育部师德红线出台后,具体的举报平台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建立,形式可以是电话、邮件等多种形式,保障举报畅通。

  >>马上就访

  教师节倡议不收礼

  在教育部公布的教师职业道德禁行行为中,教师收受学生礼物被列为明确禁止触犯的红线。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这条规定更加引人关注。

  对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会将向全国教师发出倡议,号召全国老师教师节不收礼。如何过好教师节,很多学生愿意向老师表达心意,他更愿意看到学生给老师送贺卡等表达心意的小礼物,但禁止老师收取家长的礼物。

  >>专家观点

  留给学生尊师通道但应规范方式行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教育部门出台违反师德行为的管理办法,只能从个体角度来解决问题,会收到效果,但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伪师德、伪善的出现,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对于教师收受学生礼物,特别是教师节就要来临,他说,对老师行礼,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孩子们也借此表达对老师的尊敬。此外,很多家长还存在被迫送礼的情况。他认为,教育部门应该给学生留出向老师表达心意的通道,但同时要对方式进行规范。不能向老师送车、钱、卡等礼物,应该对给老师的礼物额度有所规定,这可由各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制定。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

  □对话

  必须将师德列为教师考核首位

  记者:近期发生的一些教师性侵事件中的教师过去在师德表现中无异常,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对此类情况防微杜渐?

  许涛:必须进一步强化师德监督,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意见提出建立师德年度评议制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师德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将违反师德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还要加大惩戒力度,从国家层面制定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办法,对违反师德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记者:近年来各地和学校制定了一些规范师德的办法,如对教师有偿家教行为实行一票否决等,您怎么看?

  许涛:师德考核是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必须摆在首要位置。意见提出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当然,一个文件要管住全国每名老师是不现实的,师德问题在全国来说存在地域特点,有些地方某一方面问题比较突出,而其他一些省份却不是很突出,这就会有操作难度的问题。文件明确提出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针对地方存在的师德问题制定出台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

  □其他发布

  教师资格五年一审拟在后年全国推行

  昨天,教育部表示,教师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教师资格5年一注册的制度将于2015年在全国推开。

  早在201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就在浙江、湖北两省率先启动,2012年扩大到河北、上海、海南、广西等6个省(区、市)。今年下半年将新增山西、安徽、山东、贵州4个试点省。2015年,力争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

  试点工作内容包括:统一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大纲;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畴;破除教师终身制,5年一认定,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培训和工作业绩的考查。

  教师资格考试试点通过率低逼近司考

  截至目前,我国在近两年教师资格考试的4次考试中,6省参考人数为28.08万人,仅有7.72万人通过考试,通过率27.5%,与试点前各省份70%的通过率相比大幅下降。目前,司法考试是公认的考试难、通过率低,最高一次的通过率是2008年的27%,2012年的通过率仅为10%。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殷长春表示,目前参试者主要是社会人员,未纳入师范毕业生。师范生参与考试后,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会相应提高。

  此外,教育部也表示,现在约有2500万人次取得教师资格,但是在岗人数约1462万人,目前每年有80万师范院校毕业生毕业,只有不到30万人能够上岗就业。目前,岗位缺乏吸引力和岗位一职难求的情况并存。

  小学初中老师减少吃空饷教师被清除

  昨天,教育部介绍了我国教师的基本情况,2012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462.88万人。

  在教师队伍中,幼儿园、高中教师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但是,初中教师、小学教师分别比上年减少2.02万人、1.94万人。殷长春表示,我国教师数量今年变化不大,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对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减员,他表示,一方面是教师的自然减员,另一方面还由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撤点并校、布局调整,一些老师离开了工作岗位。此外,目前国家严查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部分地方严格教师管理,一些吃空饷的教师被清除出队伍。

 

推荐阅读:

2025年上教师资格证笔

2025年山东教师资格考

2025上广西中小学教师

2025年安徽教师资格考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标签: 教师资格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教育 教师考核 教师师德

>>更多 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