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没有教师自主参与的评价活动难以触动教师的自我反思机制,难以有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教师的教育教学问题常常出现在经验的深层",真正决定教师观念和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的关键因素是在教师个人生活史中所形成的内隐观念。而教师内隐观念的改变要求教师拥有批判性反思的机会。但是,倘若教师一直处于被他人评价的状态并且最终习惯于依赖他人的评价,那么就很难激发自我反思机制,也就很难在专业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在教师评价中引入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机制,促使他们自我反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续的作用,因此,要使教师获得专业上的持续发展,应该更多地依靠教师的自主性。教师如果只依靠他人评价的外部刺激,反而会削弱自主性;只有引入自我评价,才能有效激发自我发展的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以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到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自主性、社会性就会得到促进。"
综上所述,要实现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价值,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能够自主参与,使评价的过程成为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
走向以对话和理解为基础的幼儿园教师评价
现代教师评价观更倾向于把评价看作是教师与外在评价者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看作是双方以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以促进被评价个体发展为共同目的、相互对话与理解的过程。评价过程也由"主体-客体"的范式转向"主体-主体"的范式。教师不再是评价的客体,而是评价的主体;教师与外在评价者之间也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在这种平等、开放、民主、宽松的支持性氛围中,教师和外在评价者相互倾听与对话,并谋求相互理解。通过对话,教师真诚地向外在评价者交流自己的经验与想法,从自身所处的具体背景出发自由地表达个人的意见,敞开个人化的自我,亮出自己丰富而真实的价值世界,由此,整个评价过程将因为所有评价者对教师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更大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话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评价,外在评价者则表达自己的看法,双方分享彼此的意见和经验,继而通过对话互相回应、互相商讨、互相理解,在此基础上针对统一评价内容共同建构意义,最终完成整个评价过程。而这种对话与理解的过程正是协助教师对其自身教育观念与行为的深层假设与动机进行系统性质疑、反思、论证的自我反思过程,是促进教师通过与外在评价者的交流获得外界专业支持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更新个人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外在评价者进行充分的对话与沟通,是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发展与提高的关键所在。
由于强调幼儿园教师评价过程是教师与外在评价者共建评价意义的过程,因此,整个评价过程以及评价结果并不受任何一方价值观的控制,教师和外在评价者可以持有并表达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意见。评价不依附于任何一方,而是追求平等对话、互相尊重。无论是外在评价者还是接受评价的教师都应确立并坚守这样一个信念:无论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我都将尊重你,给予你说话权,并且努力以你的视点去理解它,同时将我的观点与你交流。相应的,这种包容多元价值的评价过程也不以获得某个所谓正确的评价结论为目的。其中蕴含的道理正如学者麦克斯韦尔所认为的,评价是合理的评价而不是正确的评价。
由此可见,强调教师从接受他评到自主参与评价,并不是像很多人所认为的只是扩大评价主体的问题,而是涉及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等一系列问题的变革。因此,幼儿园教师评价在突出教师自我评价方面的改革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花费大力气去对评价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