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02 11:3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规范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凯洛夫的《教育学》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 )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4.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学校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有了国家 D.创造了文字
5.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命题 B.变式
C.反例 D.正例
6.地方课程属于( )
A.一级课程 B.二级课程
C.三级课程 D.四级课程
7.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8.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杜威
C.培根 D.赫尔巴特
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巩固知识
1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名言的提出者是(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第斯多惠 D.乌申斯基
【参考答案】
1.B
【解析】规范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A
【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出自《学记》,意思是:要建立一个国家,统治他的人民,一定要先发展教育。这句话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D
【解析】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所观察的行为发生在自然环境中,被观察者的行为比较自然。尤其是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其他方法难于取代。
4.A
【解析】到了古代阶级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出现,宗教、政治、科学、艺术、教育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从此,古代社会脱离了混沌未分化的状态,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化。在这个过程中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第一次分离了出来,出现了古代知识分子;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了出来,出现了古代学校教育。
5.D
【解析】正例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它的运用能够更好地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
6.B
【解析】国家对课程进行三级管理,一级课程是国家课程,二级课程是地方课程,三级课程是学校课程。
7.C
【解析】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可把课程分为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
8.B
【解析】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三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9.C
【解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系统地提示、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感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认知结构。
10.C
【解析】这句话的提出者是第斯多惠,它体现了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