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02 11:3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动作记忆
2.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3.学生解出一道难题感到无比的兴奋、内心充满轻松愉悦的体验,这属于(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4.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起伏
5.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6.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学习目标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 )
A.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 B.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 D.瑞文智力测验量表
8.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期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现象,心理学上称为( )
A.低谷期 B.高原现象
C.疲劳现象 D.潜伏现象
9.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
A.顿悟的过程 B.同化顺应的过程
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D.尝试—错误的过程
10.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参考答案】
1.B【解析】题干中接到大学录取通知后的愉快心情中的“愉快”是一种情绪。这道题把握关键词不难选出。这种愉快的心情属于情绪中的激情。我们对这种情绪的回忆就属于情绪记忆。
2.C【解析】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
3.B【解析】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解出一道难题属于智力活动范畴。
4.D【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
5.A【解析】附属内驱力是为了获得长辈的赞许和表扬而表现出的动机。在儿童早期,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意义,这种动机特别明显,学生学习主要追求的就是家长老师的表扬和奖励。
6.B【解析】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其中,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设置思考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
7.A【解析】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由比纳和西蒙编制的比纳——西蒙量表,后经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与1916年发表斯坦福——比纳量表。
8.B【解析】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9.D【解析】顿悟是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的学习过程,形成认知结构的学习过程是布鲁纳提出的,同化顺应的过程是奥苏伯尔、皮亚杰所持的观点。
10.D【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