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16 11:52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主张“教育救国”,这种做法是( )思想的体现。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 )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A.终身教育 B.继续教育 C.终身学习 D.合作学习
3.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级集体的建设
4.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地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细节
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5.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 )”。
A.行动 B.反思 C.勤奋 D.努力
6.小强同学因家庭困难而自卑胆怯,孙老师说:“出生不能选择、而发展是可以选择的,只要你好好学习,认真做人,一定会有大的出息。”这种鼓励和推测属于( )。
A.诊断 B.判断 C.预期 D.期望
7.平常所说的三结合教育,指的是( )。
A.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B.教师、学生、教室三结合
C.历史、现实、未来三结合
D.教科书、实验室、未来三结合
8.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程,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9.有的小学生在教师提问时非常急切地举着手,一旦站起来却往往回答不上或答错,这种学生的认知方式可能是( )。
A.沉思型 B.冲动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10.一个被父母严厉责备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但一离开父母可能就“摔桌子打板凳”,或者拿小猫小狗出气,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 )。
A.合理化 B.升华 C.投射 D.移置
参考答案
1.B【解析】教育救国论,只看到了教育可以培养人才,而忽视了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真正成为劳动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需要条件保障。它们忽视了政治腐败、分配不公、用人不当等社会制度上的弊病会将教育培养的人才扼杀掉、使人才成为废物这样的事实,陷入了教育万能论的范畴。故本题选B。
2.A【解析】本题考查终身教育的内涵。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是片面的。故本题选A。
3.C【解析】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故本题选C。
4.C【解析】专家型教师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而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故本题选C。
5.B【解析】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故本题选B。
6.D【解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即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促使该学生朝着这个期望的目标发展,题干中的老师既是对学生自信心的鼓励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故本题选D。
7.A【解析】考查教育合力的含义。三结合的教育,或称为“三位一体”的教育指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故本题选A。
8.B【解析】冷静处理偶发事件,表明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不能将不愉快的情绪带进课堂。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优秀生。故本题选B。
9.B【解析】冲动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故本题选B。
10.D【解析】所谓“移置作用”就是指能量从一个对象改道注入另一个对象的过程。人格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一系列能量移置或对象替换中进行的。当能量移置时,本能的根源和目的保持不变,发生改变的只是目标和对象。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