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21 10:2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判断题
1.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 )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榜样。 ( )
3.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 ( )
4.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 )
5.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 )
6.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 )
7.课程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离开这个“尺度”就无法评定教学质量的优劣。 ( )
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
9.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 )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属于内部分组。( )
【参考答案】
1.错误
【解析】师生关系除了体现在课堂中的教与学的关系,还体现在生活中的平等关系以及道德上的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正确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的,更重要的是人格上、思想道德上的。故本题错误。
2.正确
【解析】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故本题正确。
3.错误
【解析】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故本题错误。
4.正确
【解析】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在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故本题正确。
5.正确
【解析】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一切努力又都是围绕着本体性知识进行教授的,同时教学的最终绩效也是用学生掌握的本体性知识的质量来衡量的。故本题正确。
6.错误
【解析】条件性知识,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书育人工作的保障。条件性知识运用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本题错误。
7.正确
【解析】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评来实现的。而对学业成绩的考评,无论是常模参照测验还是目标参照测验,考核的依据及其标准主要是所开设的课程。因此,课程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离开这个“尺度”就无法评定教学质量的优劣。故本题正确。
8.错误
【解析】小学阶段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则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故本题错误。
9.错误
【解析】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接受间接知识的同时,还要适当参加一定的活动,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进行新的“发现”与探索。故本题错误。
10.错误
【解析】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属于外部分组。故本题错误。华图教师预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