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21 10:2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A.教学 B.课程计划
C.教育方针 D.教育活动
2.从教学过程的特点看,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A.社会经验 B.直接经验
C.间接经验 D.生活经验
3.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传授知识
C.发展智力 D.陶冶情操
4.下列关于分组教学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外部分组,即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
B.内部分组,即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
C.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D.分组教学不利于学生间的良性竞争
5.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
A.孔子 B.墨翟
C.董仲舒 D.朱熹
6.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
A.管理 B.交往
C.引导 D.控制
7.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定性评价
8.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为( )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持续性评价
9.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 )主要是德育内容。
A.礼 B.射
C.御 D.书
10.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
A.两者相同 B.前者引导后者
C.前者反应后者 D.前者决定后者
【参考答案】
1.A
【解析】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所以,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故本题选A。
2.C
【解析】从教学过程的特点看,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故本题选C。
3.A
【解析】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故本题选A。
4.D
【解析】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便于学生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故本题选D。
5.A
【解析】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故本题选A。
6.B
【解析】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故本题选B。
7.A
【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一般用于选拔性质的考试。故本题选A。
8.B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故本题选B。
9.A
【解析】礼,指的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故本题选A。
10.C
【解析】正确的原则必然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故本题选C。
华图教师预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