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招聘考试-教综模拟题及解析62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07 14:1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为了衡量教师自编测验的有效性,一般需要评价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鉴别能力,即测验的(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2.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研究揭示,平均说来,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农民,其生产率比未受过教育的农民高出8.7%,其年产出比未受过教育的农民要高13.2%。这显示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   )。

A.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学业生的主动发展,创新发展

C.学生的个性发展 D.民族素质的提高

4.初学英语时,学生所掌握的汉语拼音会干扰他们对英语音标的学习,这种现象称为(   )。

A.一般迁移 B.特殊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5.人们往往在急着开门时找不到本来就在口袋里的钥匙,这是由于紧张的情绪影响了(   )。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广度

6.学生坐在第一排座位上看老师与坐在最后一排座位看老师,老师在他们视网膜上的像大小不一,但学生总是把教师看成特定大小的形象,这种心理规律就是(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7.球迷观看世界杯比赛后能够记下比赛的许多场面,主要靠的是(   )。

A.无意记忆 B.意义记忆

C.有意记忆 D.动作记忆

8.大量研究发现,专家比新手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要容易得多,这说明(   )影响着问题解决。

A.问题表征方式 B.思维定势

C.知识经验 D.动机强度

9.张老师认为应以学生为本开展教育工作,不能固守于教学常规,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改革都值得去尝试。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张老师的成长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生活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10.张明由于追求过度完美,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瑕疵,从而使自己经常处于焦虑状态。班主任王老师希望通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来帮助他克服焦虑情绪。王老师可以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

A.行为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系统脱敏法 D.认知疗法

 

 

【参考答案】

1.C

【解析】A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程度。B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D测验的难度,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C测验的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BCD与题干无关。故本题选C。

2.B

【解析】生产率和产出比为经济范畴,受过教育的人比没有收到教育的人具有更高的经济产出,因此体现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故本题选B。

3.A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故本题选A。

4.D

【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题干中是学习汉语拼音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属于负迁移。故本题选D。

5.A

【解析】A正确,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包括:(1)原有注意的强度。注意转移的快慢与难易往往与原有注意的紧张度有密切的相关,原有注意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就越难进行注意的转移;反之,则较为容易。(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注意主体神经过程的特点。题干中“急着”就找不到口袋的钥匙,说明个体在紧张情境下,不能把注意力从“开门”转移到“口袋里的钥匙”上,符合影响注意转移的条件,故入选。B注意分散是“分心”“走神”与题干无关,故不选。C注意分配是指,将注意同时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情上。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包括:(1)主体对对象的熟悉程度;(2)同时进行的几件事情的关系;注意的分配没有体现在“着急”情形下,个体的注意特征,因此与题干无关,不选。D注意的范围又叫作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觉察到的对象的数量多少。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包括:(1)知觉对象特点;(2)知觉者的活动任务与目的;(3)自觉者的知识经验。题干没有体现注意广度。故本题选A。

6.D

【解析】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直觉印象仍然不变。题干中,虽然同学们看起来“大小不一”,但教师任能“看成特定大小的形象”体现的是知觉的恒常性。A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B知觉的整体性,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C知觉的理解性,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ABC与题意无关,不选。故本题选D。

7.A

【解析】根据记忆时是否有目的、是否需要意识参与,把记忆分为两类,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有意记忆是指有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需要进行记忆。无意记忆是指根据兴趣、爱好不需要目的和意志参与的记忆。比如童年的美好记忆。球迷在看比赛场景时,没有明确的任务、目的,只是因为爱好、兴趣的需要。因此属于无意记忆。根据对材料是否理解分为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因此B与题干无关。D动作记忆是指记忆对象是动作步骤,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A。

8.C

【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经验。思维定势是指习惯用原有的解决问题习惯来解决现在的问题,思维定势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与题干无关。故本题选C。

9.D

【解析】富勒和布朗将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2)关注情境阶段,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3)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题干中张老师以学生为本,体现了关注学生阶段。故本题选D。

10.D

【解析】D认知疗法,是通过改变错误的认知,矫正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班主任王老师希望通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帮助他,试图改变张明错误的认知—“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瑕疵”,因此是认知疗法。A行为强化法,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B代币奖励法实际也属于强化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C系统脱敏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ABC与题干无关,不选。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大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信息无处不在,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人们通过电话进行交流,主要说明信息的( )特征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刚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不爱学习,喜欢打游戏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