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招聘考试-教综模拟题及解析75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12 10:0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求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活动课程就是通常所讲的各类课外活动的总和

D.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E.有利于加强教育与社会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

2.下列对动作技能阐述正确的是( )。

A.动作技能的习得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练习

B.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C.动作技能可以经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

D.动作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和简约性的特点

E.动作技能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和展开性的特点

3.下列关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观点正确的是( )。

A.认知发展过程具有普遍性,又存在个别差异

B.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备守恒能力

C.认知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而实现的

D.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

E.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具备守恒能力

4.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堂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同学,从此该生在课堂上不再积极发现问题,不再主动回答问题了,对此案例恰当的评价是( )。

A.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B.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C.没有“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

D.符合“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E.正确处理了课堂问题行为

5.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少年儿童的基本原则包括( )。

A.特别照顾原则 B.儿童利益最佳的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E.非成人化原则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包括( )。

A.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B.学位制度

C.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D.学业证书制度

E.学历证书制度

7.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 )。

A.前习俗水平 B.认知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E.非习俗水平

8.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般情况下不承担刑事责任,但犯( )的除外。

A.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B.运输毒品罪

C.投毒罪 D.间谍罪

E.抢劫

9.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按照( )的要求,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A.面向现代化 B.面向市场化

C.面向世界 D.面向未来

E.面向全体

10.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其特征包括( )。

A.问题多样性 B.问题复杂性

C.目标指向性 D.认知操作性

E.方式多样性

【参考答案】

1.ABDE

【解析】活动课程是关注学生兴趣、动机和时间,体现学习者中心的一种课程形态。活动课程有利于满足儿童的兴趣、需要,关照儿童的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教育与社会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活动课程可以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因此选项中ABDE说法正确,C选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BDE。

2.ABCE

【解析】动作技能主要动过练习获得的,A选项正确;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B正确;动作技能的形成经历了:操作定向阶段、操作模仿阶段、操作整合阶段和操作熟练阶段。其中操作熟练阶段经过反复练习可以达到自动化状态,C正确。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客观性、动作外显性和结构展开性。D选项错误,E正确。故本题选ABCE。

3.ACDE

【解析】认知发展过程具有普遍性,又存在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体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具有普遍性,但是又存在个别的差异,A正确;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不具有守恒概念,到了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才具有守恒的概念,B错误,E正确;皮亚杰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C正确;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因此,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D正确。故本题选ACDE。

4.ABC

【解析】题干中该教师的行为属于教师权威型教学方式,没有尊重学生的观点,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违背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教师对学生的讽刺,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不符合“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没有发挥教育机智。故本题选ABC。

5.BCD

【解析】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出于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的维护。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故本题选BCD。

6.AB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故本题选ABCD。

7.ACD

【解析】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其中“三水平”为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水平。故本题选ACD。

8.ACE

【解析】《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贩卖毒品这一类行为负刑事责任,对于其他毒品类犯罪则不负刑事责任。B是运输毒品,而非贩毒,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D没有涉及,排除。故本题选ACE。

9.ACD

【解析】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一次提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总线路、总任务,对教育战线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故本题选ACD。

10.CD

【解析】问题解决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目的性。问题解决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因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如漫无目的的幻想等,则不能称为问题解决。(2)认知性。问题解决活动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的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如分析、联想、比较等,仅有一个心理操作不能称为问题解决。而且这些心理操作是有一定序列的,序列出错,问题也无法解决。(注:另一说法为,问题解决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认知操作性。)故本题选CD。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大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信息无处不在,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人们通过电话进行交流,主要说明信息的( )特征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刚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不爱学习,喜欢打游戏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