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及解析109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0 09:1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课程不应该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这一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

A.经验习得 B.教学科目

C.预期学习结果 D.社会改造

2.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 )。

A.教学大纲 B.国家课程标准

C.学生的发展特点 D.课程改革纲要

3.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整个学习过程围绕问题展开,这是( )。

A.自主学习 B.探究学习

C.合作学习 D.接受学习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确立的三维教学目标不包括( )目标。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操作与实践 D.情感与价值观

5.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经验课程 D.社会课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7.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

8.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9.中学生小刚近期心理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一名歌手,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勤奋感 B.克服内疚感

C.避免孤独感 D.建立同一感

10.小亮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够把各种解决方案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

A.启发式 B.推理式

C.算法式 D.归纳式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定义。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课程即教学科目,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种典型的“教程”;(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效果,课程不应该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即要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3)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4)课程即学习经验,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而不是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要学生演示的行为;(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学校教育的职责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技能;(6)课程即社会改造。题干表述属于课程即预期学习效果的观点。故本题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标准的地位。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学大纲”是课程标准的前称。故本题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学习的特点。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探究学习是围绕问题而展开。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确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故本题选C。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它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它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加以组织。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是学科课程最大的特点。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故本题选A。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理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更快。因此这句话体现了关注学生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新课程理念。故本题选B。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内涵。学习是个体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因此,由于本能、生理成熟、药物、病变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的变化都不属于学习。A、B、D选项都属于本能行为。故本题选C。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负强化。在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中,撤销了一个厌恶的刺激,以使行为频率提高,称之为负强化。如本题中,老师取消了处分是撤销了一个让学生厌恶的刺激,促使学生进步频率提高。正强化是施加一个喜欢的刺激以提高行为频率。惩罚是施加一个厌恶刺激或者撤销一个喜欢的刺激以降低行为频率。故本题选B。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中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之中。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分化等方面。题干所述体现了小刚在职业定向方面的选择困惑。故本题选D。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启发式策略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题干中小亮将解决方案一个个地尝试属于算法式策略,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欣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信息无处不在,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人们通过电话进行交流,主要说明信息的( )特征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刚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不爱学习,喜欢打游戏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