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5 09:32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C
【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它提出了建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故本题选C。
2.D
【解析】各类学校之间体现的主要是前后衔接的关系,例如: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进行,高等教育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各类学校之间体现的主要是补充关系,包括层次、形式、内容、学习时间和教育手段等多方面的补充。故本题选D。
3.D
【解析】1905年,慈禧太后下诏,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从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分离。故本题选D。
4.A
【解析】前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稳定。故本题选A。
5.C
【解析】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学制。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是由双轨制向单轨制的方向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推动,以及广大人民的积极争取。故本题选C。
6.B
【解析】这是概括自然的现象而得出的规律。所谓思维的概括性,包含有两层意思:第一,能找出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共性并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从而认识该类事物的性质及其与它类事物的关系。第二,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找到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现象中去。故本题选B。
7.B
【解析】“独白式”的课堂即是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是灌输式的课堂。故本题选B。
8.B
【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由听到风雨而想到落花,是一个间接的过程,所以选思维的间接性。故本题选B。
9.D
【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故本题选D。
10.D
【解析】抽象逻辑思维也叫词语逻辑思维,它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时,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抽象逻辑思维。故本题选D。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