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5 09:33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A
【解析】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包括全日制和半工半读等多种形式,故本题选A。
2.D
【解析】英国的教育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以便培养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需的新型劳动力,由此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的痕迹的双轨学制。故本题选D。
3.B
【解析】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1905年的“废科举,兴学校”。故本题选B。
4.D
【解析】库姆斯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故本题选D。
5.D
【解析】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l0多年的“六三三制”,表明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从效法日本转向了效法美国,由军国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故本题选D。
6.A
【解析】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故本题选A。
7.A
【解析】直觉思维是倾向于整个事物问题进行内隐的感知领悟的思维形式。故本题选A。
8.B
【解析】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期。故本题选B。
9.C
【解析】发散思维的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独创性(独特性)。故本题选C。
10.D
【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故本题选D。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