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3-02 10:2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指导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2.既是德育的主体,又是德育的客体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3.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的关系是( )。
A.二者之间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相互包容的关系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5.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6.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儿童人群的年龄范围是( )。
A.3-12岁儿童 B.4-6.5岁儿童 C.6-12岁儿童 D.6-16岁儿童
7.“可教育的”智力落后儿童智商在( )之间。
A.70-90 B.55-70 C.25-55 D.25以下
8.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调( )。
A.社会起因 B.个体起因 C.婴儿期的发展 D.青少年期的发展
9.表示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位置的是( )。
A.离差智商 B.比率智商 C.百分等级 D.标准分数
10.学生在认知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将所学内容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系起来,以获取内容的深层意义,属于( )。
A.场独立型认知方式 B.深层加工认知方式 C.沉思型认知方式 D.表层加工认知方式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