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3-02 10:2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B【解析】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故本题选B。
2.B【解析】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要素构成,其中受教育者既是受教育的客体,又是道德实践的主体,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内在因素。故本题选B。
3.B【解析】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故本题选B。
4.C【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故本题选C。
5.B【解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故本题选B。
6.D【解析】韦克斯勒编制了若干套智力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6-16岁儿童;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4-6岁儿童。故本题选D。
7.B【解析】智力的差异其中一个表现是个体智力水平的差异。一般人智力都集中在90-110之间,低于70的为低智儿,高于140为天才,处于55-70的为可教育性智力。故本题选B。
8.A【解析】维果斯基提出的是“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故本题选A。
9.A【解析】离差智商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来的标准分数。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弥补了斯坦福-比纳量表的缺陷,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100,标准差定义为15。离差智商是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之上,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故本题选A。
10.B【解析】根据学习者对信息加工时的深度可将认知风格分为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深层加工指深刻理解所学的内容,将所学内容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以获得内容的深层意义。表层加工指记忆学习内容的表面信息,不将他们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系起来。故本题选B。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