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3-10 09:33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题目中所提到“父母溺爱”属于家庭教养方式的范畴。故本题选D。
2.B【解析】本题考查偶像崇拜的心理成因。学生偶像崇拜的心理成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盲目的随大流;从中获得精神寄托,缓解精神压力;符合青少年追求美的愿望等。故本题选B。
3.D【解析】本题考查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故本题选D。
4.C【解析】本题考查品德培养的方法。群体约定指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是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故本题选C。
5.A【解析】本题考查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儿童品德发展的动力是儿童品德的内部矛盾,即作为主体的儿童同作为客体的外界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同他们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故本题选A。
6.C【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品德的发展。儿童对不同道德范畴所表现出的道德情感存在差异,其表现是义务感最强烈,荣誉感次之,良心和爱国主义再次之,幸福体验最差。故本题选C。
7.B【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故本题选B。
8.A【解析】教师备课时,通常采用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教案形式是记叙式教案。故本题选A。
9.B【解析】布置作业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机能、技巧,培养学生能力。故本题选B。
10.A【解析】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读懂——领会教材阶段;吃透——走进教材阶段;转化——走出教材阶段。故本题选A。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