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3-10 09:31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莫里斯·比格认为,在生活空间里,一个人和他的心理环境是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外部环境的东西如不被个人注意并与个人发生相互作用,就无法影响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一旦被个人注意并相互利用,就会构成他个人的生活空间,影响他的心理和行为。最终影响个体自身的发展。这一观点说明( )。
A.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外部环境的吸引力决定了个体的身心发展
C.主观能动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D.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复作用,要将环境做尽可能多的正向组合
2.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段话体现了( )。
A.儿童的独特性 B.儿童的生成性 C.儿童的自主性 D.儿童的整体性
3.李丽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她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
A.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C.寻找认可取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4.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5.给小明讲一个故事“一个小孩为帮妈妈做事打碎了两个玻璃杯,另一个小孩偷吃糖果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小明认为前一个小孩的错误更大,更加淘气。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这表明小明处在( )。
A.前道德阶段 B.无律道德阶段 C.他律道德阶段 D.自律道德阶段
6.小学生品行的养成需要经过几个心理过程,比如明明前后两位教师都是同样好的老师,由于先入为主的印象、观念或对比作用,他们总感到后不如前或新比旧好。这种现象属于学生的( )。
A.道德评价的形成 B.态度定势 C.道德信念的形成 D.道德习惯的养成
7.国内学者林崇德研究指出,青少年个性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分别是( )。
A.小学二年级、初中一年级
B.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
C.小学四年级、初中三年级
D.小学五年级、高中一年级
8.品行不良的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此过程包括( )。
A.醒悟、转变和自新三个阶段
B.清醒、自责和转变三个阶段
C.醒悟、自责和自新三个阶段
D.清醒、自责与自新三个阶段
9.品德结构的四个要素中具有催化剂作用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国家乒乓球队的健儿们为祖国和人民赢得金牌,这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
A.伦理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直觉的道德情感 D.记忆的道德情感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