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14 09:41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A
【解析】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故本题选A。
2.B
【解析】信度是指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题干两次测量结果一致,反映了信度。故本题选B。
3.B
【解析】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或功能,可分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故本题选B。
4.B
【解析】测验长度是指测验题目的数量。适当增加测验长度,信度也随着增加。这是由于测验的题目越多,选取题目的随机误差就越小,分数受猜测的影响就越小。故本题选B。
5.C
【解析】标准参照评价是根据某一不随测验适用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固定标准,来评定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故本题选C。
6.B
【解析】教学评价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而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则常常采用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以及谈话等。故本题选B。
7.C
【解析】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不应该完全依靠对其考试成绩的评价,还需考虑学生日常课堂表现。故本题选C。
8.A
【解析】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观察,教师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习成就的信息。教师可以使用检查单来记录其在教学中的观察结果。检查单一般包括一系列教师认为重要的目标行为,通常采用有无的方式记录,但有时也记录下次数。故本题选A。
9.C
【解析】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题干中讲解“果实”概念时,教师运用变式给学生呈现苹果、花生、棉籽等实物,其主要目的是突出本质特征。故本题选C。
10.A
【解析】问题行为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故本题选A。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