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14 09:43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B
【解析】各学科知识共同构架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体现了学习的渗透性。故本题选B。
2.C
【解析】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智慧技能又可分为五个小类: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性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其中辨别是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和另一个特征或者将一个符号与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别的一种习得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方面的辨别。故本题选C。
3.D
【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总结了美国机能主义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他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起教育心理学体系,奠定了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故本题选D。
4.C
【解析】桑代克通过观察动物的活动,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学习理论,其主张研究教育心理学应采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故本题选C。
5.B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中关于评价目标是:“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三是要将评价看作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地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故本题选B。
6.C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人类存在,教育存在,随着人类发展而发展。故本题选C。
7.D
【解析】教师的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的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显然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这一内涵。故本题选D。
8.C
【解析】回归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欧洲出现的思潮。最早倡导回归教育的是瑞典的竞技学家莱恩。瑞典教育家巴莫于1968年首次提出回归教育概念,它主张,教育不要一次完成,而要根据个人的兴趣、职业、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在一生中选择最需要学习的时候接受灵活有效的教育。回归教育是一种认为人的一生应是学习和工作不断交替、相互结合的过程,接受义务教育或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后就业的成年人,应在需要时又返回学校去学习的理论。故本题选C。
9.D
【解析】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他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结果”上来。他认为,课程评价既要描述也要批判;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结果之外,还要关注非预期的结果。故本题选D。
10.B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内涵。故本题选B。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