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17 09:24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谢老师在班会上问学生:有个同学在上课时对老师说了不敬的话,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学生们自由发言,说出了各种可能的师生互动方案。谢老师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表演其中一种方案,全班学生边看边评议各组演的像不像。谢老师这一做法属于( )。
A.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2.课程理论研究的是( )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3.坚持知识统一性观点,而且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的课程类型(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4.校本课程的优点有( )。
①能体现学习的办学特色;②有利于通识性知识的学习;③能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④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性知识;⑤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课程内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5.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应该在(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6.一个好的班级能让学生产生归属感,满足其安全需要,体现了班级( )功能。
A.个体化 B.社会教化 C.社会化 D.个体内化
7.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
A.绝对感觉阈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8.在板书写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后象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9.小学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经常使用相关的实物教具,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0.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兴趣爱好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