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17 09:24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B
【解析】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时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角色扮演。故本题选B。
2.C
【解析】独立的课程研究,迄今不过80年左右的历史。它最早诞生于美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作为一种对课程进行的系统研究,其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逐步兴起、独立进行、加强建构。其中,逐步兴起阶段这一时期课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教什么”这样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课题。故本题选C。
3.C
【解析】按照学科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其中,综合课程是学科整合,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坚持学科间的关联性和统一性,这是综合课程的特点,关联性能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C项正确。故本题选C。
4.C
【解析】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此,①③⑤正确。C项正确。故本题选C。
5.B
【解析】新时期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八个方面:(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4)个别教育;(5)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其中,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B项正确。故本题选B。
6.A
【解析】班级的功能是由其结构和特点决定的。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这就决定了班级组织既具有社会化功能,又具有个体化功能。其中,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包括:(1)促进发展功能;(2)满足需求的功能;(3)诊断功能;(4)矫正功能。因此,让学生产生归属感,满足其安全需要属于班级的个体化功能。故本题选A。
7.C
【解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感觉阈限。这里指的是引起的新感觉,而这种感觉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本题考查的是“最小差异”的“音量变化”,即是数量差异(而非感受能力的变化),故而是差别感觉阈限。故本题选C。
8.D
【解析】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本题中不同颜色的粉笔是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视觉,使学生对特殊部分(本题是形近字的相异部分)有着特别的注意,属于感觉对比。故本题选D。
9.C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正在小学阶段读书。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特点之一:具体逻辑思维,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具体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故而小学老师需要经常使用直观教具。故本题选C。
10.D
【解析】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