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23 11:54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2.在讲惯性时,老师不仅举了固体的惯性现象例子,而且还举了液体和气体的惯性现象例子,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切物体均有惯性”的正确观念,而不至于认为只有固体才有惯性。这位老师运用了( )。
A.正例和反例 B.比较
C.概括 D.变式
3.张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地图图例的事实性知识,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查看地图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地图图例,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学策略中的( )。
A.创设学习和应用事实性知识的情景 B.确定要记忆的事实性知识
C.呈现事实性知识 D.提供记忆指导
4.直观教学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5.通过收集标本、野外考察、参观实验等活动获得知识的直观方式是( )。
A.言语直观 B.模象直观
C.现象直观 D.实物直观
6.当新的学习资料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概念或命题的特例或例证时,便产生( )。
A.总括学习 B.并列学习
C.派生下位学习 D.相关下位学习
7.—个人可能游泳游得很好,但却很难说清楚为什么游得这么好,个体这种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某种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題的知识称为( )。
A.具体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8.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有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 )。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知识迁移
9.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 )。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10.( )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词汇学习
【参考答案】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2020年教师招聘笔试之教综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