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解析3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01 09:25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判断题(正确的题目标“√”,错误的题目标“×”)

1.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 )

2.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命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 )

3.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 )

4.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 )

5.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 )

6.对有特殊天赋或者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

7.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 ( )

8.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并可以开除。 ( )

9.坚持教育公正,就是要让所有学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和得到同步发展。 ( )

10.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和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 )

【参考答案】

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故本题错误。

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命令禁止的,是一种不合法行为。故本题正确。

3.√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故本题正确。

4.×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本题错误。

5.√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故本题正确。

6.√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对有特殊天赋或者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故本题正确。

7.√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法。故本题正确。

8.×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故本题错误。

9.×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公正的内容。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但是,教育公正并不是让所有学生得到同步发展。故本题错误。

1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教育爱,也就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与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情感性、理智性与超越性。故本题正确。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郭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信息无处不在,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人们通过电话进行交流,主要说明信息的( )特征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刚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不爱学习,喜欢打游戏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