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7-08 11:34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数学张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要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2.将所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全部列举出来,逐一尝试,虽可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的解决问题方式是( )。
A.研究性 B.探索性
C.启发性 D.算法式
3.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4.【2019年·招教·长寿区】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觉得儿童表现出对外权威的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后道德阶段
5.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哪一个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A.初一年级 B.初二年级
C.初三年级 D.高一年级
6.在学生品德心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依据和内在力量时就成为( )。
A.道德信念 B.道德需要
C.道德动机 D.道德判断
8.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罗杰斯
9.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10.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与他人相接近 D.被他人认可
【参考答案】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