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7-10 14:1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性原则。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认为在教学中,既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因此,赫尔巴特特别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且道德教育是强迫的教育,而纪律和管理则是教育的主要手段。赫尔巴特的教育性原则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知、情、意相统一的规律。故本题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中庸》中,思孟学派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观点,强调教学过程的重点在学习过程。故本题选B。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本质即教学过程之所以成为其本身并使其能够区别于其他过程的属性。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九大类:即特殊认识说、发展说、层次类型说、传递说、学习说、统一说、实践说、认识实践说和交往说。故本题选D。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形式教育学说的观点。形式教育学说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B选项发展学生的智力,就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正是形式教育论的观点。故本题选B。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一般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是构成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是教和学双边活动的中介,只有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才能使教和学双方发生相互作用,否则就不可能有教学过程。故本题选D。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认识方式的简捷性(简洁性)与高效性;认识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故本题选D。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效果。题干中王老师通过结合本地秋天景色讲解课本内容,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故本题选A。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故本题选B。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意思是好的老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独立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故本题选B。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教学相长出自《学记》,意思是教与学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后又被引申为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