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0-08-19 14:19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3.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最早系统论述了自我防御机制。所谓自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置换、文饰、投射、代偿、升华等。
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
类型 | 内涵 | 举例 |
压抑 | 也叫潜抑,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 想不起女儿死于车祸 |
否认 | 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 | 掩耳盗铃 |
置换 | 转移,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无法向其直接表现时,就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易被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 | 迁怒 |
文饰 | 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 | 酸葡萄、甜柠檬心理 |
投射 | 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等,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代偿 | 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升华 | 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 化悲痛为力量 |
退行 | 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幼稚行为反应 | 巨婴、“中年儿童” |
4.遗忘理论:动机性遗忘说/压抑说/动机说
动机性遗忘指人为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或内心冲突而遗忘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现象。这种遗忘常由一定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所致,是个体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被遗忘的事物往往与社会道德观念相冲突,或是以唤起个体的创伤性体验。但动机性遗忘并不意味着有关的经验已从记忆贮存中消失。相反,这类经验可能在梦境中,或通过某些过失行为隐晦地表现出来。弗洛伊德首先研究了这种现象,并提出“动机性遗忘”这一概念。弗洛依德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
【试题示例】
1.【单选】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的创立者是( )。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弗洛伊德最初只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但他因为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使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专业学术领域,而成为了20世纪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人物之一。故本题选C。
2.【单选】有的成年人一遇挫折哭哭啼啼,或撒娇任性,或装病逃避,这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
A.反向 B.补偿C.转移 D.退行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退行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幼稚行为反应。例如成人像小孩儿一样撒泼。故本题选D。
3.【单选】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现象属于( )。
A.退行 B.投射C.升华 D.文饰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投射即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想法、情感、标准等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别人也会和自己一样。通过题干描述晓华自己喜欢助人,认为其他同学与他自己一样,可以判断属于投射。故本题选B。
文章来源于中国教师资格网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华生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