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0-08-19 14:24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人物简介】马斯洛,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马斯洛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他是智商高达194的天才。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被誉为“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他巧妙地把“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这两种学说结合起来,提出了人性善论、潜能论和内在价值论等理论。他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
【主要著作】《人类动机论》 《动机和人格》
【主要理论】
1.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第三势力”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还有罗杰斯。该学派猛烈冲击着在美国很有势力的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形成了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并不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
2.需要层次理论
(1)基本内容
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
马斯洛对以上需要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位于需要层次底部的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它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
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与缺失需要相反,成长需要永远得不到完全满足。层次较高的需要发展后,层次较低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则减弱了。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弗洛伊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