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0-11-23 13:59 江西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地位。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教育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体现了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定义。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因此,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教育目的的相关教育政策文件。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中国首次以教育法律的形式确立的国家教育目的。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孔德、那笃尔普、涂尔干、凯兴斯泰纳、柏拉图等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卢梭和福禄贝尔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李特是文化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可持续地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是抓住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矛盾。
1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或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的具体的质量规格,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1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或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的具体的质量规格。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就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校训体现的就是培养目标。
1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其中广义的教育目的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泛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变化。
1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
1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D选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德育的任务。
1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本性和本能,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需要来决定。题干中,卢梭认为理想中的人是一个自然天性获得了自由发展的人,在教育目的观上属于个人本位论。
1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或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地位。教育目的不仅要在学校中加以贯彻,而且调节着校外教育机构、家庭等一切存在着教育因素的场所的活动;教育目的不仅指引着受教育者的成长,而且是民族素质提高的方向。
1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相关知识。教育目的体系即教育目的的层次性。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总体目标,它的实现需要不断具体化,构成一个层级体系。这一层级体系从抽象到具体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2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由社会的需要决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所要追求的根本目的,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荀子认为“人性恶”,所以教育目的就是化性起伪,即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这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2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理论。个人本位论主张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题干描述的是典型的社会本位论。
2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由社会的需要决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所要追求的根本目的,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题干中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依据社会的需求来定,符合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2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要培养具有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为维护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人。因此,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2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生活本位论可以分为准备生活论和适应生活论。其中,准备生活论以斯宾塞为代表。在他看来,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生活准备说”,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人们怎么样生活,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适应生活论以杜威为代表,他认为教育是生活本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人。
2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文化本位论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能够自动自觉地追求理想价值,创新文化。其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和李特。
2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本性和本能,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需要来决定。题干所述说明教育目的的制定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思想。
2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其中,争论最多、影响最大的也是最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社会需要,即强调个人本位还是强调社会本位。
2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法国早期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社会是超越个人的客观实体,强调教育按社会的需要和要求来培养人才。“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2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从教育对象上来说,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
3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体系即教育目的的层次性。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总体目标,它的实现需要不断具体化,构成一个层级体系。这一层级体系从抽象到具体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3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并不意味什么都学、什么都要学好。素质教育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并不是不留作业,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取恰当的深度、难度和方式布置作业。素质教育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而不是取消考试。所以,ABC选项排除。教育应该使学生主动、生动、愉快地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
3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3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和核心。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
3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教育目的。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功能。教育目的具有导向、选择、控制、激励、评价的功能。其中评价功能是指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3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教育方针的政策。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责任编辑:江西分校 下一篇:
第七章 课程基本原理与实践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