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hui.hteacher.net 2021-07-28 10:14 安徽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而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将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分为三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中,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通常考查例子型的反选,因此重点是对知识的理解。
一、内涵理解
1.认知内驱力指学生为了学习而产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
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等。
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这种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
例如:学生就想争取第一名是为了彰显自己比同班其他同学更优秀。
3.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
例如:学生努力学习取得第一名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
二、发展趋势
时间上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而且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三、知识归纳
核心要点 | 稳定性 | 动机来源 | 事例 | |
附属内驱力 | 老师和家长的赞许、表扬 | 不稳定 | 外部 | 学生努力学习取得第一名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 |
自我提高 内驱力 | 胜任工作、赢得地位 | 不稳定 | 外部 | 学生就想争取第一名是为了彰显自己比同班其他同学更优秀 |
认知内驱力 | 为了获取知识 | 稳定 | 内部 | 好奇心、求知欲 |
四、考题再现
1.教师常采用评优秀学生奖学金等方式来激励学生,这主要是激发学生的( )。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1.【答案】D。解析: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动机。
2.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避免失败的内驱力
2.【答案】B。解析: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
下一篇: 教师招聘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