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适度增加学校编制 吸纳优秀人才进教师队伍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8-24 08:34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双减”政策对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家庭三者的功能进行了重构,学校要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对教育的全部需求,原本由教育培训机构承担的教育需求,要转由学校完成。这在短期内将对学校形成很大的挑战。但是换个角度看,学生回归课堂主阵地,对于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契机。学校是主动作为还是被动应付,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首先,学校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一定要考虑全体学生的情况,实施“零起点”教学。过去有些教师课堂上不好好讲,让学生课后上培训班“找补”,这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今后,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课后也还得由学校来解决。更重要的是,学校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短板,相反却是培训机构的强项。如何推进分类、分层教学改革,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学校要加强研究并付诸实践。

其次,学校要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作业具有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促进拓展应用、反馈改进教学的功能,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业量减少了,对作业的质量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应在作业布置上,精心选择内容、精准针对不同学生、精确校正课堂教学、精细反馈作业情况。作业布置不能完全围着考试打转,要通过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品质,作业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学校要加强作业的互动答疑工作,这是提高作业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重要环节,学校在这方面要做好专门的制度设计和安排。

再者,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拓展学生素质。按照“双减”政策规定,每天放学后学校会增加约两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学校应好好利用这两个小时,与日常课堂教学结合,进行整体性设计安排,做好作业的答疑反馈,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应重点进行素质拓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类课程或活动,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指导和舞台,为综合育人提供载体。

B

三方协同,借力外部资源解决课后服务难题

落实“双减”政策,搞好课后服务工作,不是简单表表态、喊喊口号就可以做好的,学校要想办法解决一系列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需要家长学校协同配合;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规范治理校外培训,主要靠政府推动;而做好课后服务,解决学校面临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向协同努力。

按周一到周五每天增加两小时课后服务时间计算,这段时间那么多学生在校同时开展学科学习或素质拓展活动,需要的教室、活动场所、体育及艺术器材等,比日常教学都要大,这不仅会导致空间资源及硬件设施的不足,还会给教学组织安排、安全管理工作等带来挑战。

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造成师资力量的短缺和教师工作量加大。如何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解决硬件设施及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打破校园围墙,适当借鉴国外“社区学习中心”的模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的资源。比如清华附中发挥背靠清华大学和附近中科院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引入专家资源,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探索活动,利用毗邻的圆明园的资源,开设了“走进圆明园”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探索组织部分优秀公立学校,开发优质在线教育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

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适度增加学校的教师编制,培训机构里有一大批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育人意识,特别是他们在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辅导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学校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将他们吸纳进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一些有资质、有特色、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较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合作,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实施“双减”后,我觉得还有一项工作不能忽视,那就是要重点研究如何满足两类学生的发展需求,一类是成绩特别差的,另一类是成绩特别好的。对这两类学生都要加强针对性的辅导,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目前多数学校教师在这方面还存在短板,需要加强培训,特别是要研究如何充分发掘学生潜质,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大声公

地方多措并举推“双减” 半月通报一次

“双减”政策落地20多天,余震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波动。目前,地方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落实工作。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双减”工作重点包括学校的作业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达标情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情况、违规培训广告查处情况等。

作为试点城市之一,上海表示将提高校内课后服务质量,在全覆盖实施小学阶段校内课后服务基础上,推动公办初中开设校内课后服务。为给中小学生“减负”,上海提出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联考或月考。

在行业治理方面,成都将校外教培机构管理与大数据相结合,对机构的培训内容、教员、学员、缴费等情况实施实名制管理,支持和鼓励机构探索“先消费、后付费”运营模式。广州也关注到教培收费问题,要求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管控,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的发生。

将“双减”落到实处,远非一夕之功。8月1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再度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对“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对于没有落实和整改到位的情况,教委将在“双减”曝光台上通报,并启动相关问责程序。

互联网教育专家、素履咨询创始人郁苗告诉南都记者,“双减”在教培行业引发的余震还将持续一阵子,具体时间长短与执法力度、社会环境、配套措施等方面相关。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郭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热点资讯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北京大风蓝色预警中,今天有六七级阵风,最高气温212024下教资科一2024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每人每年增加3中央气象台:全国降雨区域分散 南方高温将再度发展北京市教委:新学期起小学初中学生课间延长5分钟多地紧急通知:延迟开学!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