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双减"落实,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得跟上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8-24 10:54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双减”工作目标。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

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大多单纯以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高低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效。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教师评价机制如果不能随之改变,势必会出现“两张皮”现象——教师嘴上高喊“双减”,行动却依然如故,丝毫不敢为学生“减负”。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的教师评价制度存在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相悖的问题。

一是教师评价仍以教学质量为唯一标准。表面上看,教师评价综合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学成绩占比很大,其他四个维度占比较低且差距不大,这样一来,对教师评价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学生的考试分数。

二是教师评价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当前,教师评价只看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至于成绩是如何获取的,是否存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则不在评价之列。就中小学教学实际来看,以重复训练为代表的“勤”依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这样一来,自觉落实“双减”政策的教师考核结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从教师层面来看,若要推动“双减”落地见效,必须改革教师评价制度,降低教学成绩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为特征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

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责任编辑:郭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热点资讯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北京大风蓝色预警中,今天有六七级阵风,最高气温212024下教资科一2024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每人每年增加3中央气象台:全国降雨区域分散 南方高温将再度发展北京市教委:新学期起小学初中学生课间延长5分钟多地紧急通知:延迟开学!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