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09-23 11:32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在运用实验法进行教学时,初中要求教师多指导,而高中则应有较大的独立性,这体现了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应依据( )。
A.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 B.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
C.学校条件和教师特点 D.教学规律和原则
2.班上有些同学总是忍不住上课传小纸条,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一行为,张老师坚持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而赵老师认为可以直接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只要最后达到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即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做得对,只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彻底改变错误的行为习惯
B.赵老师欠妥,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行为,反而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C.张老师欠妥,提高道德认识需要的时间较长,这样做会浪费学生的时间
D.赵老师做得对,学生明白不对,但忍不住,缺乏道德意志,从此着手更有效
3.班主任张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格,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参加活动,比如重阳节去敬老院,周末去社区参加义务劳动等,张老师的这种德育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
C.指导实践法 D.品德评价法
4.徐老师发现学生随地扔垃圾后,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她在班会课上告诉学生要讲文明、爱卫生,垃圾随地扔加重了清洁工作者的负担,并在周末组织学生帮助清洁工作者清扫大街。徐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遵循的德有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知行统一原则
C.疏导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5.“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德育的意义不包括( )。
A.是促进智育的唯一条件 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C.是青少年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D.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