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09-24 08:46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提问的要求。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包括:(1)合理地设计问题。(2)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提问目的要明确;(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6)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B选项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故本题选B。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其中初等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故本题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1)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2)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3)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故本题选B。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因而夸美纽斯也被称为“(近代)教育学之父”。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原则。贝斯特,加拿大生理学家,C选项属于干扰项。故本题选D。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培养必要的道德品质,是亚里士多德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的“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因为“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他确定道德教育有三个源泉:天性(自然素质)、习惯和理智。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利用天性,使之得到适当发展,最终趋于理智的高度。这里习惯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习惯的形成,则有赖于反复行动,所以道德习惯和道德活动的培养,是形成优良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条件。题干中的描述符合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的方法,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