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0-14 09:12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小学生思维发展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中会出现“飞跃”或“质变”。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出现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故本题选B。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变通性,也叫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即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问题,想到的种类多。题干中,学生小方的就只是把砖头的用途局限在了“建造东西”上,而小明回答“打狗、敲打”,则范围更加广泛,变通性也更好。故本题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即时评价。即时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现象做出实时评估,通过调整、控制受评者的后续行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手段。C选项,同行评价就是教师对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题干中在教案和教学材料形成后,及时向他人请教,或进行试讲,属于即时评价。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题干中,好心办坏事意思是,小学生本来想去帮助别人,但是最后反而帮了倒忙,是因为对事情本身没有正确的认识,即道德认识不足。故本题选C。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杨贤江。杨贤江是我国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性著作为《新教育大纲》。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