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0-15 10:49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特点。该特点体现为:(1)灌输性。人的正确的思想、立场和观点是不能自发产生的,而是要实行灌输。课堂教学是对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手段。(2)广泛性。学生的各种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说,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具有广泛性。(3)时机性。思想教育工作,不可能像经济技术工作那样,严密地按计划执行。(4)内化性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决定的因素。青年学生的社会经验往往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尤其是在自发影响下形成的个性上的消极的东西常常阻碍着学校教育意图的实现。(5)反复性从教育过程来看,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连续过程。因此,选项D不是德育工作的特点。故本题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意义。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故本题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均属于巩固性原则。故本题选B。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学制。“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故本题选A。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集体的特征。班集体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当班级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定向时,群体成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便会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依存性。这是班集体的首要特征,也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因此,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共同的奋斗目标。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