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0-15 13:36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结合题干李华觉得自己演戏有天分就主动选择擅长的学校话剧社,说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结合选项BCD都强调个体被动接受环境的方式不符合题干描述,应排除。故本题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苏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包括:第一阶段:成长阶段,年龄在0—14岁,逐渐形成自我概念,能力、态度、兴趣、需要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工作开始形成大致的理解,对未来的关注、对生活的掌控、在学校和工作中的成就、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态度。第二阶段:探索阶段,年龄在15—24岁,开始在课堂、工作实践中尝试,并有意的收集相关的信息。尝试性的开始选择,发展相关的技能缩小、界定和实践自己的职业选择。第三阶段:建立阶段,年龄在25—44岁,开始通过工作实践接触和获得各种技能稳定、巩固和提升。第四阶段:维持阶段,年龄在45—64岁,不断调节并在工作中得到发展的过程,坚持、保持、创新和提拔下一代。第五阶段:退出阶段,年龄在65以上,产出开始减少,准备退休。结合题干要求是青少年阶段学生的特点可定位以上第二阶段考虑职业兴趣与选择。故本题选C。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分类。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管理的主体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B选项,根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选项,搭配错误,根据课程的内容属性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D选项,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故本题选A。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包含四个部分: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故本题选A。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的特点。按照心理发展规律,青春期性意识发展经历四个时期:(1)异性疏远期(从儿童末期到少年中期),(2)异性吸引期(一般在14—15岁),(3)异型爱慕期或者称为眷恋期(一般在16—18岁),(4)恋爱期(一般在18—20岁)。在不同的时期,教育工作的目的性、方法和侧重点都应该有所差别。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