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1-15 09:37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结课方式。结课方式有归纳式结课、比较式结课、悬念式结课、练习式结课等,其中悬念式结课是指教师用设置悬念的方法结课,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使学生急切地等着下一节课。这种结课方式能够很好地把前、后两节课联系起来,既引申前一节的意蕴,又为后一节课作好铺垫。题干中老师结课时给学生留下一个有悬念的问题,属于悬念式结课。故本题选C。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具体内容如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选项C错误。故本题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其中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题干中体现了观察学习。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的规律。其中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的规律强调教学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题干中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又懂得了有辛苦才有幸福的道理,体现了该规律。故本题选C。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规律。德育过程规律中,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其中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道德行为是关键,是衡量个体思想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志。题干中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生活准则少知、偏知、无知而做出违背道德的事,这是道德认识缺乏的原因,因此,应该从道德认识入手进行教育。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