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1-25 15:50 福建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外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A选项属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铄论,不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论。A选项将教育看作“塑造心灵的艺术”,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外铄论的观点。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题干中小明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学习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属于认知内驱力。故本题选A。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惩罚。惩罚是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防止这种行为再次发生的教育手段。选项中的ABC都是学生可能会发生的正常的行为,只有B是不良行为。故本题选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机构和时间。在中国,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班级授课这一组织形式。故本题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对学习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把学习动机分成三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题目中“为了地位和自尊”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