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2-13 14:42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分类。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次结构。这八类学习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其中,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命题的学习。题干中的公式是关于若干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规则或原理学习的概念。故本题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小明通过观察别的同学的行为结果而改变了自己,是因为通过观察而获得了学习。故本题选B。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通过尝试错误,在刺激情境(S)与反应(R)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故本题选D。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呈现铃声不能诱发狗的唾液分泌,这时的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前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时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题干描述小明训练小鸭子和巴甫洛夫训练狗原理是一样的,均属于经典条件反射。故本题选C。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泛化。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题干中,人和动物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属于泛化。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