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2-15 10:20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原型操作阶段。这一阶段,借助于实物模型、图片、示意图或动作等,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已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帮助理解心智技能学习的内容,以获得完备的动觉映象,有利于形成新的智力活动。故本题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包括:包括做笔记、记忆术等。题干中描述的是教师让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做笔记,属于精加工策略。故本题选B。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调节策略。调节策略是元认知策略的一种,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对认知活动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策略或修正目标。小明做作业时遇到难题放一边,先把容易的题做完,再做难题,这属于学习调节策略。故本题选C。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创造力的培养。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3)用相关课程和活动,进行创造性训练。综上ABD正确,进行创造性训练强调发散思维训练,进行具有集中性的多端、灵活、新颖的发散思考,因此C错误。故本题选C。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前习俗、习俗、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阶段、相对功利阶段,惩罚与服从阶段的儿童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题干小明“抓住会挨打”属于该阶段,属于前习俗水平。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