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lin.hteacher.net 2021-12-16 16:48 吉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三、启发性教学原则
(一)含义:教师在教学过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情与考点:
1.该原则常常会通过名人名言或者例子的形式考查,如《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斯多惠的语句: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学生发现真理。而在案例中,常常会有教师引导、开导、启发、促进或者允许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等关键词。
2.此原则依据的规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考生需要单选题与判断题备考。
3.此原则的贯彻要求: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实践,发扬民主。要求需要考生记忆,多选题备考。该原则的要求也可以成为案例分析中的关键点。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突然对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如果直接让其坐下,不要瞎想那就是违背了启发原则,反之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解决疑问,那就是体现了启发式,因为要发扬教学民主。或者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学生回答不出来,启发性原则的要求就要求教师应该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告之答案。
接下来我们就结合题目来看看该原则的考查形式:
以下说法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有( )。
A.人不知而不愠 B.问则疑,疑则思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
E.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该原则特别喜欢俗语的考察,日常一定要多加积累。
四、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一)含义:此原则也被称为系统性教学原则。意思是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二)考情与考点:
1.古语:
如《学记》——“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此原则依据的规律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顺序性,考生单选题与判断题备考。
接下来我们就结合题目来看看该原则的考查形式:
孟子提出“盈科而进”,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在对几种常见的教学原则的学习之后,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教学原则的综合考题吧!
1.某高中地理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对流雨”“锋面雨”和“地形雨”,突然有同学举手提问:“老师,窗外正下着的雨属于三种中的哪一种呢?”老师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问似乎并未做好准备,草草搪塞过去。过后也并未就该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回应。该教师的课堂教学违背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
A.整体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巩固性原则
1.【答案】ABCD。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相关内容。
A选项整体性原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二是指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教学是由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贯彻整体性原则有以下要求:(1)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3)身心发展的统一;(4)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及培养非认知因素相统一;(5)实现教学诸要素的有机配合。题干中的老师未回复学员的问题,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违背了整体性原则;
B选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题干中的教师没有把书本中的“对流雨”“锋面雨”和“地形雨”与窗外正下着的雨结合起来讲解,其做法违背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选项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原则指在教学中既要使学生用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获得鲜明表象,又要引导他们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概括,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题干中,书本中的“对流雨”“锋面雨”和“地形雨”的概念是抽象的,而窗外下着的雨是直观的,教师“草草搪塞过去”的做法违背了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原则;
D选项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题干中教师没有对该同学提出的问题给予回应,没有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其做法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E选项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题干中并未涉及。
因此,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BC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吉林省教师招聘备考: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