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16 17:24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第三节 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分类☆☆
第四节 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辛德等人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分类研究受到了课程学者的普遍认同。他们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缔造取向。
三、课程实施的结构☆☆
第五节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一)目标评价模式
(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三)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第六节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课程目标改革☆☆☆
二、课程结构改革☆☆☆☆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二)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三)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四)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五)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六)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学习方式改革☆☆☆☆
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课程理念改革☆☆☆☆
(一)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我们应当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我们应当学会发掘学生的这种潜力,做到多相信学生、多期望。
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我们应当认识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
(二)现代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第二,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第三,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第四,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第五,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首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其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学生。
再次,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教师应注重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最后,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师之间应该合作。
(三)现代创新观
第一,破除知识中心观念;第二,破除教师权威观念;第三,破除智育中心观念;第四,破除智力中心的观念;第五,培养问题意识。
(四)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五、课程评价改革☆☆☆☆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一)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2.评价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4.评价内容综合化。5.评价方式多样化。6.评价主体多元化。7.关注发展过程。
六、课程管理改革☆☆☆☆
七、综合实践活动☆☆☆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