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2-20 11:36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加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他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以便形象地反映学习内在过程执行控制。该模型包括以下三个系统: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预期。故本题选A。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斯基的教育思想。维果斯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1)“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把个体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潜在的发展水平,指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可以通过教学或者别人的帮助来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故本题选D。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分类。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伯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故本题选D。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题干中,张老师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探究,学生即学会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体现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故本题选C。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目标结构理论。多伊奇的目标结构理论指出了在团体中,个体间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及相应的群体目标结构。(1)合作性目标结构。团体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如果团体中有一个人达不到目标,那么,其他人也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2)竞争性目标结构。个体成员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在团体中,只有其他人达不到目标,某个个体才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如果其他人成功了,则削弱了某个个体成功的可能性。(3)个体化目标结构。个体是否成功与团体的其他成员是否达到目标没有关系,个体注重的是自己的学习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选项C不属于课堂目标结构类型。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