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21 16:12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知识点一:课堂管理概念及功能
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其功能主要体现在:1.维持功能(基本功能);2.促进功能;3.发展功能(最高功能)。
知识点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和监督式;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知识点三: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成的学生群体。班级、小组、少先队等都属于正式群体。
2.非正式群体是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教师在管理非正式群体时,第一,要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第二,对积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第三,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干预。
知识点四:群体动力
群体动力
(勒温)
|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是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
群体规范: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
|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
知识点五:课堂纪律的分类
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自我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4.任务促成的纪律。
知识点六: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与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
知识点七: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3.做好课堂监控;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知识点八: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1.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2.学生的身心因素;3.环境的因素。
知识点九: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和处置
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5.直接提问。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