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2-23 15:05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廖世承的著作。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该书主要参考了桑代克等人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结合了我国的实验材料。故本题选A。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少年期。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一时期也称“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故本题选B。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的分类。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具体细分为: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向同学求教属于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故本题选D。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理论。“水下击靶”实验体现了贾德的概括化理论,故本题选B。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斗争的冲突分类。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题干中“既想……,又怕……”对于一个事物,既有想要的一面,又有不想要的一面,题干中学生既想参加社团活动,又怕耽误学习属于趋避冲突。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