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2-24 10:09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题中涂尔干认为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教育目的是建成一个社会的我,认为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属于社会本位论。故本题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明确问题又叫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用画图表、路线图等具体形式表征问题是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问题的阶段。故本题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亲近师长,深信所学之道”,是亲和的情感带来的内心体验。故本题选B。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恐怖症。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题中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说话属于社交恐惧。故本题选D。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效度的概念。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