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1-05 16:11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题干中小朱闲暇时也常常翻看排球运动的书籍,并记住了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属于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即程序性记忆。故本题选D。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迁移。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根据迁移的程度,分为自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1)自迁移指个体学习的经验影响相同情境中的任务的操作;(2)近迁移指已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在与原先学习相似的情境中加以运用;(3)远迁移指已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在新的不相似的情境中的运用。题干中学生学习了如何解决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后,能相似情境中(其他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属于近迁移。故本题选D。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上位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题干中先学习“苹果”“梨”和“西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属于上位学习。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境性教学。情境教学指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的环境是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问题情境;教学的目标是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的材料是具真实性的任务,这些任务未被做人为的简化处理,隐含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题干描述属于情境性教学。故本题选C。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记乘法表属于机械的接受学习,科学研究属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运用公式解题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设计实验属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