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1-06 11:18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作性表征阶段。动作性表征阶段,主要是五岁之前的儿童,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作用于事物来学习和再现它们,以后即能通过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即通过动作进行认知,逐步学习对事物的反应并形成习惯的动作。映象性表征阶段,指处于六七岁至十岁的儿童。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用图像或表象去表现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他们更多的是依靠视觉或感觉,组织和概括化映像的使用。符号性表征阶段,儿童能够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这些符号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靠语言认识事物,把语言当作一种思考工具。题干描述属于动作性表征阶段。故本题选B。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桑代克。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通过尝试错误,在刺激情境(S)与反应(R)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迷笼实验中,猫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行为,在饥饿且受困的情境与按压开关的行为间形成了联结,从而学会了开箱取食。据此,他明确指出“学习即联结,心理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所谓“善于学习的人,就是掌握更多联结的人”。故本题选B。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参与性学习: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题干中学生可以通过听他人讲述、看书以及看视频等来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而不必亲身体验触电的后果,属于替代性学习。故本题选C。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冲动型学习风格。根据个体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的不同,杰罗姆•卡根将认知风格分为冲动型与沉思型。其中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题干描述属于冲动型学习风格。故本题选B。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四项规定: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题干中某校财政赤字严重,为节省开支,对部分新教师停发寒暑假工资违背了该法条。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