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1-06 11:37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教育法规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1)指引
作用;(2)评价作用;(3)教育作用;(4)保障作用。其中教育法规的评价作用体现在:一是教育法规具有客观性,二是具有有效性。故本题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哲学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此句意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其蕴含的哲学思想首体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其次,本观点把“不知道”也看作一种人生智慧,表面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正因为“不知道”才不断求知,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认知,最后变成“知道”,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深刻哲理。因此,题干观点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知”与“不知”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并未揭示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故本题选A。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相观而善之谓摩”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互相观摩、切磋,取长补短。故本题选B。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这句话说明,教育只有发挥其正向功能的作用,才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具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因此,教育虽然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是该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如:教育要为个体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要适应或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活动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
要。结合题干表述及内容分析,D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是指孔子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的教育弟子,用文化知识让弟子的常识渊博,用礼仪规范约束弟子的行为,受到这样的教育,会让弟子感到学习是很快乐的事,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永远不想停止,体现了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