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1-11 09:06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置作业的目的。布置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并通过练习形成相应的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形成独立思考和自觉学习的习惯,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故本题选A。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故本题选B。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
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应将课程标准作为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课程标准又被称为“教学大纲”。故本题选C。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法的分类。观察法的分类:(1)根据观察情境的人为性,观察法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中直接进行观察,较为传统;控制观察是在预先设定的情境中进行观察,是改良的新方法。(2)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作为被观察活动的成员之一,以不被其他被观察者知晓的身份参与实验;非参与观察中,观察者则不参加被观察活动。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属于参与观察法。结合题干描述,故本题选C。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序性。身心发展顺序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头到脚)、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C选项说反了。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